近年来,我市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,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,不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城乡、区域、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。截至2020年秋季学期,全市615所迎“国检”学校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,7个县(市、区)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治区督导评估,通过率为100%。
隆冬时节,走进梧州市龙平小学,教室里传来琅琅书声,整洁的校园、现代化的运动场、多彩的校园文化墙,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,孕育着朝气与希望。2015年,梧州市龙平小学从浔江北岸旧址迁到三龙大道新址,曾经让农村孩子羡慕不已的校园设施和学习环境,真实地出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。
梧州市龙平小学校长粟军杰:
“自从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来,龙平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比如我们的学校原址只有1700平方米,新址现在达到了13330平方米,学校的各种设施设备配备齐全,和我们的市区学校达到了相同的标准。”
龙平小学是乡村小学,建于1953年,新校园面积是旧校园的约八倍,建有连廊式教学楼、塑胶跑道,电脑室、音乐室、图书室等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。
粟军杰:
“在这几年,我们师资力量由原来的27名老师增加到了87名老师,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市级骨干老师,并且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。”
梧州市龙平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覃滢晓:
“我是壮族的孩子,我在龙平小学上学感到非常快乐,学校很大很美,同学们非常团结友爱,老师对学生也非常好,经常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,学校也会为我们提供展现自己特长的舞台。”
梧州市龙平小学六年级5班学生祝晓桐:
“我是瑶族的孩子,在学校里我和老师、同学们友好相处,在这个学校学习,我感到很快乐。”
近年来,我市各县(市、区)充分利用“全面改薄”“校舍维修维护长效机制”等中央、自治区及市级资金,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,夯实均衡创建的基础。2017年至今,全市7个县(市、区)累计投入56.16亿元,其中本级财政投入17.94亿元,新建义务教育学校22所,改扩建学校近1486所,新增学位70479个,新建校舍69.38万平方米,新建体育运动场馆88.18万平方米。全市义务教育学校,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龙圩区学生家长邓晓燕:
“以前我们想方设法地都想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名校去,这几年我们龙圩区的办学条件也好、师资也好,也不比城里的名校差了,我们家门口也有好学校、好老师了。”
近年来,我市从教师招聘、管理机制创新、福利待遇提升等方面统筹发力,建好建强建优教师队伍,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,激发队伍活力,提高教师待遇。2017年以来,全市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达9309人次,2016年—2019年,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91万人次,全市各县(市、区)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得到逐步提高。
梧州市龙平小学教师罗文思:
“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,这些年来,我经常有机会参加市里组织的教师培训,特别是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收看“前沿课堂”“群文阅读”等优质课,对我专业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。”
记者丨蒙小清 齐帅宇
通讯员丨莫征宇 林云珍 苏睿
编辑丨潘嘉敏
审核丨周春波 杨子雄
监制丨董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