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非洲猪瘟入侵,中国养猪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生猪存栏大幅下降,市场供给阶段性趋紧。然而其它禽类或者进口很难补上如此大的消费缺口,通过恢复生产保供给将会是重要出路。
▲到会嘉宾切身体验了扬翔严密的防控设施
深知肩负使命,扬翔股份于2019年6月29日召开了扬翔秀博猪精产能超1000万袋发布会暨全国招商会,为重振养猪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▲扬翔股份总裁施亮
▲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
防非,首先要重振行业信心。
在长久以来的养猪历史,中国养猪业攻克高热病、蓝耳病等多个难关,这是整个养猪业共同努力至今的结果。如此,在非瘟面前,身经百战的养猪业绝不怯场。
其次,防非需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。
知悉非洲猪瘟的情况及目前非瘟对市场的影响,以及非瘟常态化的环境下,养猪人想成功复产需做哪些准备。如此,才能百战不殆,抓住商机。
一、中国未来的猪场,防非能力不能缺失
不难看出根除非洲猪瘟是一个长期的挑战,未来养猪将要具有从多方面多环节构建防控非洲猪瘟的能力。
扬翔根据多年实践,总结了一套构建成四层生物安全圈,并通过多环节联动,打造了结构化、立体化、智能化的防非系统。
通过这样一个系统,扬翔在防非挑战中,成为了“排头兵”之一。目前,扬翔与华中农业大学举办“华农·扬翔复产防非特训营”,将防非的方法输出给更多养猪人。
二、恢复生产“保供给”势在必行,企业肩负重责
扬翔表示,拥有公猪是复产的必要条件。
据悉,目前不少中小规模公猪站因感染猪瘟清场,重建需要一定的时间,不少地方面临猪精短缺的形势。
扬翔在资金、技术、人才方面有更多优势,因此也有着更好的抗风险能力,目前扬翔拥有与国际合作的大型规模化现先进公猪站。
非瘟之下,扬翔公猪站因为高规格的生物安全防控系统设计,以及建立了结构化防非系统,5000多头公猪的安全得到了保障。目前,扬翔秀博猪精的产能超1000万袋。
三、结构决定功能,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或将引领猪业新风向
扬翔公猪站采用先进的楼房饲养模式。这种配有空气过滤的全封闭式楼房饲养环境,能够降低疾病感染风险。采用分层独立饲养,每层间具有独立性与封闭性,可避免人员、物资、猪只在高楼内各层间的交叉流动,通过闭锁繁育、空气过滤、全周期全进全出、结构化生物安全系统实现全方位立体的猪场生物安全。
同时,扬翔公猪站还具备智能选配系统装置。该系统能够利用大数据对基因进行分析,实现智能配对,促进对产仔数、仔猪成活率以及后代猪生长速度等指标的提升。
在猪精的生产上,同样配备了从德国引进的仪器设备,实现采精、稀释、包装等过程自动化,避免人工带来的污染;
物流配送角度上,扬翔建立了成熟的物流配送系统,目前能够覆盖到全国23个省份共241个地级市。
产能的角度上,楼房猪场饲养量是传统平房猪场的数倍,一栋7层的楼房猪场可饲养1万头生猪,出栏量大大增加,这对于未来因为非瘟影响而造成的猪肉市场“保供给”压力,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环境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上,楼房猪场的粪污利用系统以及无臭、无噪音生产,实现了“生态养殖”。
总之,楼房猪场是中国养殖水平大幅度提升的体现。未来在防非的基本要求上,这一模式或将为行业规模化、集约化养殖提供参考,引领新风向。
四、共创共享抗非瘟:三大承诺,竭力为行业“雪中送炭”
安全纵深的大环境猪场选址、高标准公猪性能的保障、高强度生物安全保障的楼房猪场、高要求的生产环境保障以及成熟的社会大物流体系,这5大关卡是扬翔实现千万袋秀博猪精安全生产与及时配送的保证。
“共济、奋进、分享”是扬翔的核心价值观。中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,扬翔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,从分享《扬翔防非实战纲要》到举办“华农·扬翔复产防非特训营”再到如今的“扬翔千万袋猪精雪中送炭行动”,竭尽所能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。
据统计,此次到场近300名嘉宾,会议视频直播超13万人在线观看!现场嘉宾纷纷前往咨询,当即填表预定秀博猪精。
扬翔股份总裁施亮接受采访,解说当前养猪行业形式,分享抗非瘟经验,并表示,新形势,新使命,将与行业同舟共济熬过寒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