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东兰讯(罗美艳)2019年是东兰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,为以优异的成绩向祖国华诞献礼、向全县人民交卷,东兰县提早谋划、主动出击,以百分之百的干劲韧劲、百分之百的定力毅力、百分之百的信心决心全面出战、尽锐出战,向整县脱贫摘帽发起集中攻势,抓作风、抓产业、抓队伍,提振志气、严格把关,多举措凝聚起整县脱贫磅礴力量,同心合力决胜脱贫攻坚。
发出“集结号”,把好谋划关。一是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发展大局,以凝聚力量为根本,发出总攻集结号。2月11日,春节收假上班第一天,东兰县就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举行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誓师大会,共500余名干部立下脱贫铿锵誓言:东兰脱贫摘帽必在今年完成,东兰的贫困面貌必在我们手中改变。大会要求以全面会战的姿态进行动员,以誓师作战的形式进行集结,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进行决战。二是坚持围绕“村村有产业、屯屯通好路、户户住楼房、人人奔小康”的脱贫摘帽奋斗目标,以早谋划、早部署为抓手,发出总攻集结号。年初以来,东兰共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7次,专题会议4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。要求紧盯脱贫目标,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,围绕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将所有项目围绕脱贫攻坚布局、各类资金围绕脱贫攻坚集中、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,不折不扣完成整县脱贫摘帽计划任务。
攻克“硬骨头”,把好发展关。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攻坚的“硬骨头”,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硬支撑,东兰在开篇谋划全县脱贫目标任务时,把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作为重点之重、难中之难进行集中攻克。攻克“行路难”问题,2019年东兰将集中优势力量解决群众道路出行安全问题,实现全县3613个自然屯屯屯通硬化道路目标,真正把道路修到群众家门口。攻克“住房难”问题,通过全力冲刺“两房”清零,确保农村人口安全住房比例达到100%。攻克“饮水难”问题,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大会战,全县所有村屯全部实现安全饮水。东兰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治本之策,突出抓好产业和就业扶贫,攻克“群众增收难”的问题。通过严格落实产业扶贫奖扶办法,按照“县乡抓‘5+2’产业、村抓‘3+1’产业”思路,加快推进油茶、核桃、乌鸡、肉牛、黑山猪、板栗、桑蚕等特色种养扶贫产业发展,精准落实产业到户项目,确保每个贫困户既有短平快的增收项目,又有稳定增收的长效产业,实现扩规模和增效益双提升。坚持把就业脱贫作为主攻方向,加强就业指导,继续开展“春风行动”“就业援助月”等专项行动,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;加快推进全县14个扶贫车间建设投产,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。
抓好“主心骨”,把好队伍关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贫困地区,脱贫攻坚的主心骨是驻扎在扶贫一线的脱贫攻坚(乡村振兴)工作队伍。去年以来,东兰县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,全县干群齐攻坚、擂响鼓,5000多名扶贫干部、402名脱贫攻坚(乡村振兴)工作队员下沉一线、真帮实扶,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、骁勇善战的攻坚队伍,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、慷慨支持,形成了上下一心、众志成城的磅礴攻坚合力。为着力锻造敢担当、敢作为的扶贫工作队伍,东兰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、自治区《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》,不断强化扶贫一线干部干事创业意识,激发敢闯敢拼的精神动力。2019年初,东兰共表彰79个优秀工作队员(含第一书记、工作分队长),共召开3次动员会,明目标、下任务。全县扶贫干部队伍深入开展“四个向下”工作法,眼睛向下看、脚步向下走、心思向下想、工作向下干,把工作作风向真、向实、向专、向新转变,切实提高狠抓工作落实能力,确保队伍立起来,志气强起来。
立下“军令状”,把好宣传关。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,是东兰向自治区党委、市委递交的军令状,也是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。打好主动仗,宣传站首位。为着力营造氛围,积极抢占主阵地,确保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全县帮扶干部脱贫工作责任再明晰,目标再锁定,激情更高涨。东兰早谋划、早部署,县委常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宣传工作,明确年度工作目标,要求全县每个月要有1篇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,5篇以上自治区级媒体报道,1篇自治区脱贫攻坚简报。同时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队伍力量,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,招聘3名脱贫攻坚宣传工作人员。同时确立惩处机制,把扶贫宣传工作与绩效考评挂钩,与年度评优挂钩,对各乡镇、各单位加压、下任务,采取多种形式、多种途径强化新闻舆论引导和社会氛围营造,不断形成全县干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潮。力争扭转2018年扶贫宣传不利的势。